首页 资讯 正文

技术突破!我国科学家制造出大口径光栅,能制造超强激光

体育正文 108 0

技术突破!我国科学家制造出大口径光栅,能制造超强激光

技术突破!我国科学家制造出大口径光栅,能制造超强激光

从黑胶唱片到(dào)光盘,人类为何着迷于在(zài)物体表面刻细密的条纹?因为细密的条纹用处实在太多了!

较为古早(gǔzǎo)的(de)黑胶唱片,它用于录制与复现音乐。记录音乐时,声音导致气压波动,气压的波动驱动刻针在唱片的表面划出深浅不一(bùyī)的刻痕,刻痕在唱片表面形成(xíngchéng)了环形条纹,刻痕宽度大约是 0.1~0.16 mm。

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(kěnéng)引发版权纠纷

之后出现了 DVD 光盘(guāngpán),能够存贮各类数字化的文档。光盘的条纹更加密集,相比于(yú)黑胶唱片,光盘的刻录工具从刻针(zhēn)变为激光,生活中用到的光盘刻痕宽度是 300~700 nm。观察光盘发现,光照到光盘表面(biǎomiàn)时,产生了彩虹光晕,这反映(fǎnyìng)了细密条纹除记录信息外的另一大本领:分光!

图库版权(bǎnquán)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
具备这种本领的结构,人们(rénmen)称为光栅。光栅是一种具有规则结构的光学元件,它能够将光根据(gēnjù)颜色分为向不同方向传播的光束,光盘上分布规律的条纹(tiáowén)便是如此。

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天然的光栅。例如,蝴蝶翅膀上分布着许多微小鳞片,它们(tāmen)组成的光栅造成光的衍射,将光线分开(fēnkāi),呈现出绚丽的颜色(yánsè)。

举个更好“吃”的例子,如果(rúguǒ)发现(fāxiàn)切开的卤牛肉泛着绿光(lǜguāng),先别急着扔,不是牛肉坏了,而是切面的牛肉纤维分布规律,起到了光栅的效果,所以看起来泛着绿光。

我国科学家(kēxuéjiā)制造出大型光栅

在一些特定领域,人们需要条纹更密集、规模更大的光栅。当前,人工刻划(kèhuá)的光栅发展到什么程度(chéngdù)了呢?

近期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(guāngxué)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巴音贺希格和李文昊团队在大口径光栅的(de)高精度(gāojīngdù)制作方法上取得了突破,制造出了长达 1.5 m 的高精度光栅。

长达 1.5m 的大型(dàxíng)光栅。图片来源:参考文献[1]

如此(rúcǐ)长的(de)光栅,它的每一条刻痕宽 300 nm,在整个光栅区域(qūyù)内,刻痕之间的位置差异不超过 10 nm。相当于在长 1.5 km 的平面上刻画线条,线条之间的距离偏差(piānchā)不能超过头发丝的四分之一。

大费周章地制造出这样的大型光栅,它到底有(yǒu)哪些用处呢?

大口径的光栅是激光核聚变(héjùbiàn)中提升激光功率的的核心元件。

激光(jīguāng)核聚变是指利用(lìyòng)高能激光加热物质,使得物质的原子核碰撞到一起,发生聚合作用,并释放出大量能量。人类已经(yǐjīng)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,即(jí)氢弹的爆炸。激光核聚变属于可控的核聚变,它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能量来源。

光栅能将同一个方向入射的不同(bùtóng)颜色(yánsè)光分开,同样(tóngyàng)地,光栅也能将不同方向入射的不同颜色光汇聚在(zài)一起。在激光核聚变装置中,利用激光照射物质使其产生聚变需要极高功率的激光,小尺寸的光栅很容易被激光破坏,只有长度(chángdù)在一米量级的光栅能够承担如此重任,将不同颜色的高功率激光组合在一起,进一步提高激光功率。

激光器发出的是(shì)脉冲(màichōng)激光,假设激光的能量是 1 J,脉冲持续时间是1 s,则激光的平均功率是“能量÷持续时间=1 W”。

脉冲(màichōng)通过光栅后,被光栅展宽了,也就是(shì)脉冲的持续时间(chíxùshíjiān)变长,能量(néngliàng)还是 1 J,持续时间变成 10 s,平均功率为(wèi) 0.1 W;经过放大装置,脉冲能量增加到 10 J,平均功率就变成了 1 W。这时候,经过另一个光栅,这个(zhègè)光栅发挥的是压缩脉冲的作用,脉冲持续时间被压缩到了 0.1 s,脉冲能量 10 J,平均功率提高到了 100 W。

这一(zhèyī)技术就叫做“啁啾脉冲放大(fàngdà)技术”,该技术在 2018 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(nuòbèiěrwùlǐxuéjiǎng)。利用这一技术,我国当前的高能激光功率已经提升到了拍瓦量级,也就是 1 亿亿 W。

啁啾脉冲放大技术(jìshù)示意图。图片(túpiàn)来源:NobelPrize.org

用处二(èr):制作光栅尺,

现代工业对测量技术有极高(jígāo)的要求。要想加工出精度极高的元器件,首先需要有能够对元件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尺子(chǐzi)。

测量器具有两个重要指标:可以量多(duō)远,称为(wèi)量程;可以量多精(jīng),称为精度(jīngdù)。卷尺能够量数米长的物体,最小刻度为 1 mm;20 分度游标卡尺的最小刻度为 0.05 mm,最长能够测量的物体则不超过 20 cm。

精度与量程似乎不可兼得,一些应用却要求测量精度高,量程还必须大,这(zhè)就构成了尖锐的矛盾。而由大尺寸光栅作为主要(zhǔyào)零部件(língbùjiàn)制作而成的光栅尺就能解决这一问题,很好地满足了工业界的要求。

目前,绝大多数的超精密加工机床都配备了光栅(guāngshān)(guāngshān)尺,从而(cóngér)能够高精度地加工大型零部件。典型的光栅尺由标尺光栅与指示(zhǐshì)光栅组成,标尺光栅往往长度在米级,指示光栅比(bǐ)标尺光栅短得(duǎndé)多。两个光栅的条纹方向稍有不同,当两个光栅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,微小的移动会被两个光栅叠加产生“莫尔条纹”。两个光栅之间的细微移动,表现为莫尔条纹更加明显的变化,细微的变化被放大了,也就更加容易测量。

传感器探测到莫尔条纹的变化,能够反推出两个光(guāng)栅的相对(xiāngduì)移动距离。利用该技术制作而成的光删尺,量程可达到一米甚至(shènzhì)更长,测量精度能达到微米或纳米量级。

两个光栅叠加产生“莫尔条纹(tiáowén)”示意图。图片来源:作者自制

正如光栅设计、制造领域的著名科学家 G.R.Harrision 评价的那样,很难再找到一个像(xiàng)光栅这样(zhèyàng)的器件,它为科学研究的绝大多数领域都带来了精密(jīngmì)的实验数据,从物理学家(wùlǐxuéjiā)、天文学家、生物学家、到冶金学家,他们都将光栅作为非常精确的工具。

如果没有它,现代科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(jídà)的阻碍。

[2]吴宏圣,曾琪峰,乔栋,等(děng).提高光栅莫尔条纹(tiáowén)信号质量的滤波方法[J].光学精密(jīngmì)工程(gōngchéng), 2011, 19(008):1944-1949.DOI:10.3788/OPE.20111908.1944.

作者丨海里的咸鱼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(yǔ)物理研究所

技术突破!我国科学家制造出大口径光栅,能制造超强激光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