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馆一品丨高青县档案馆:“兰台‘高’唱 九曲‘青’韵”
一馆一品丨高青县档案馆:“兰台‘高’唱 九曲‘青’韵”
一馆一品丨高青县档案馆:“兰台‘高’唱 九曲‘青’韵”
开栏语:为(wèi)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(hé)对档案(dàngàn)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进一步深化全省(quánshěng)(quánshěng)档案编研(biānyán)开发工作改革创新,提升全省档案编研开发一体化水平(shuǐpíng),打造鲁档文化服务品牌矩阵,山东省档案馆在(zài)全省综合档案馆中开展“一馆一品”档案文化服务品牌创建展示(zhǎnshì)活动,经组织推荐、评估认定,首批推出30个主题突出(tūchū)、特色鲜明、成效明显的档案文化服务品牌。为充分发挥品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,特开设“山东省首批‘一馆一品’档案文化服务品牌展示”专栏,展示各级综合档案馆品牌创建成果,营造改革创新、争先创优良好氛围,推动全省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。
本期推出高青县档案馆(dàngànguǎn):“兰台‘高’唱 九曲‘青’韵”。
兰台,代指档案(dàngàn)工作(gōngzuò)、档案工作者。“高”唱,两层含义,一指“地方”,“高”与(yǔ)后面“青(qīng)”字组成高青县(gāoqīngxiàn);二指“姿态”,高青县档案馆(dàngànguǎn)以高昂姿态,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,高声唱好“黄河大合唱”。九曲,代指九曲蜿蜒的母亲河——黄河;“青”韵,两层含义,一通“清韵”,代指“文化”,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黄河文化及(jí)璀璨宏韵;二指“特色”,具有高青地方特色的黄河文化档案资源,及其形式丰富的宣传韵律。
品牌(pǐnpái)内容分为三个主题,分别(fēnbié)为“档存黄河史”“档谱安澜策”“档述华夏(huáxià)魂”,对应档案工作“存史”“资政”“育人”三个基本功能。
一是积沙成广厦。建设黄河(huánghé)档案(dàngàn)多维立体收集模型,整合涉及土地、滩区迁建(qiānjiàn)等民生文书档案8.4万余卷(件)、照片档案9588件、声像档案502件及部分实物、图(tú)书等门类;典藏(diǎncáng)《黄河万里图》《碑刻里的黄河文化》等珍稀资料,形成覆盖历史与现实的立体化黄河档案馆藏体系。
二是砺质筑高标。挖掘(wājué)黄河(huánghé)滩区居民口述史(shǐ)档案500余件,深入(shēnrù)迁建社区征集(zhēngjí)到《青城县学区图》《三圣村搬迁史简述》等,补全黄河沿岸沿革细节;抢救性征集清末民初钱庄账本、民国时期印花税票、青城文昌阁老照片等实物档案,“一年一品”征集到314项非遗档案进馆,续写黄河文明脉络。
三是馆际构矩阵。深入(shēnrù)县博物馆、文化馆、图书馆、河务局调研,联动述青藏古(gǔ)博物馆、黄(huáng)河水乡(shuǐxiāng)博物馆等(děng)民间博物馆,进行藏品交流、共同研究等工作(gōngzuò)。如存于述青藏古博物馆中的“黄河养护人员日记本”“沿黄土地契约书”等1500余份珍贵资料,扫描后将数字版收进馆藏;合作进行黄河碑刻拓片工作,目前已经拓印并装裱完成,正在准备主题展览向公众(gōngzhòng)展出。走进民间“古玩店”调查黄河档案散落线索,收集到《黄河流韵》等28本书籍进馆。
一是资政(zīzhèng)护长河。编撰8篇资政参考报(bào)告,形成政策建议,获县领导批示肯定(kěndìng);黄河档案(dàngàn)工作案例获全省档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(shìfàn)案例、全省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创新案例,相关论文(lùnwén)入选全省档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论坛优秀论文;8篇相关工作经验文章先后刊于《中国档案》《山东档案》等权威期刊,其中2篇荣登《中国档案报》“头版头条”。
二是迁建惠民生。黄河滩区(tānqū)档案工作通过省级试点验收,工作成效形成4项机制文件和7套(tào)经验规范,开拓地方非遗曲艺节目《黄河滩,档案颂》、访谈(fǎngtán)类节目《“高”谈“青”论(lùn):见证滩区变迁,记录黄河故事》、滩区社区(shèqū)红色专题展览、村史展馆建设及“扫码听史”等(děng)特色场景,带动县域140余村(社区)档案工作提质(tízhì)增效,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黄河档案工作“高青经验”,在全省档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议上交流发言。
传统非遗曲艺术项目《黄河滩 档案(dàngàn)颂》
高青县滩区迁建社区(木李镇龙湾社区)创新扫码(sǎomǎ)听史
三是服务通末梢。在全县部门单位、沿黄镇村等546处(chù)便民场所部署“一窗通办”“帮办代查(dàichá)”“跨馆查档”等服务,打造(dǎzào)黄河档案查询“一站式”服务,并建设“查宣一体化”平台(píngtái)。构建“线上(xiànshàng)新媒体+线下载体+纸质媒介”为支撑的黄河档案查询宣传矩阵,投放宣传物料近万份,推动黄河档案数字查阅率达95%以上,黄河档案查阅时间平均(píngjūn)缩短2/3以上。
一是编研连(lián)古今。编纂《图说高青》《高青县重大活动(huódòng)照片集锦(2022)》等精品著作,描绘沿黄高青段跨越式发展,获山东省(shāndōngshěng)档案学优秀成果奖荣誉(róngyù)。深掘(shēnjué)馆藏资源(zīyuán),摄制9期“追忆尘封古籍 品味百年历史(lìshǐ)”系列文献专题片,制播“探寻历史脉络”等20期“档案+”微视频,部分视频同步“学习强国”等平台展播,获山东省档案编研创新案例荣誉。打造“黄河记忆在高青”专题展,5大篇章展现高青70载治黄伟业,“走出去”覆盖校园、社区、村庄(cūnzhuāng)等6个(gè)场景;打造“高青历史展览馆”,再现治黄事业砥砺前行的坚实足迹,“请进来”接受社会公众进馆参观,年均观展超1000人。
“黄河记忆在高青(gāoqīng)”主题展六进活动之进学校
二是薪火播四方。深化(shēnhuà)“高小档”IP建设,生动制作《高小档讲(jiǎng)平台》《高小档整档课堂(kètáng)》《高小档档案知识课堂》等(děng)。聚力传播黄河流域红色精神,“线上+线下”开展(kāizhǎn)“红色人物专题(zhuāntí)展览”。借力“黄河大集”等节庆场景,深入村庄开展公益宣讲,普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》等。以“长河(chánghé)”为链串联教育,开设面向青少年的“手绘档案长卷”“梦想档案寄存”等10期活动,以孩童稚笔勾勒黄河情怀。
走进“黄河大集”宣传(xuānchuán)
三是品牌再弄潮。融入黄(huáng)河(huánghé)元素,设计鼠标垫、手持扇等文创产品,联动高青(qīng)黄河楼地标(dìbiāo)建筑推广文化IP,实现文化惠民与品牌传播双赢(shuāngyíng)。着眼于高青丰盈黄河档案资源及系列工作开展,中国档案报、11家沿黄九省(区)及长江流域省级党报媒体分别来高青县调研黄河档案工作,并给予(jǐyǔ)充分肯定和报道,高青档案再擦护黄高质量发展“烫金名片”。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