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探访浙江省血液中心的“安全密码”,让热血事业继续加速

体育正文 290 0

探访浙江省血液中心的“安全密码”,让热血事业继续加速

探访浙江省血液中心的“安全密码”,让热血事业继续加速
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严俨(yǎn) 2025年世界献血者日来临之际,浙江省血液中心敞开大门,开展了一场媒体(méitǐ)深度采风行动。来自国家级、省级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化身“观察员”,以零距离视角(shìjiǎo),探寻(tànxún)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与(yǔ)充足背后的感人故事。 数字(shùzì)赋能,构筑热血生命线 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(xià),记者们深入了解血(xuè)液采集、检验、制备、储存到发放的核心腹地。献血大厅内,无偿献血者从容挽袖,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身份(shēnfèn)核对与健康征询,指尖(zhǐjiān)血初筛设备高效运转,筑起安全献血首道防线。 “每一袋血液都需经过(jīngguò)最严苛的检验关。”步入检验科,自动化检测设备引人注目。省血液中(zhōng)心检验科相关负责人介绍,所有采集(cǎijí)血液均需通过乙肝、丙肝、艾滋、梅毒等关键项目的双重试剂、不同人员、不同设备的“双盲检测”,必须检测合格方能进入下一环节。分离室内,全血(quánxuè)在密闭管路中精准分离为红细胞、血浆、血小板等成分(chéngfèn),各自在专用储血设备内等待(děngdài)奔赴生命战场。 “浙江年献血近80万人次,采血量位居全国前列,有力保障了全省临床(línchuáng)救治需求。”这背后是高效运行的(de)全省血液管理一体化平台,实现从献血者到用血(yòngxuè)者的全程可追溯;更有智慧化库存预警与调配机制,确保突发需求时血液资源的科学调度与快速响应(xiǎngyìng)。 2023年,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血液中心建立了(le)“智慧血库”,依托物联网技术,实现(shíxiàn)了血液成分制备、血液存储、稀有血型储备和管理等多方面升级。在制备环节,中心借力智能贴签包装系统、云控传输系统、成分制备辅助机器人、智能化冷库等自动(zìdòng)化设备,实现了出入库全程无人(wúrén)操作和全自动化(zìdònghuà)血液成分制备。在存储环节,中心依托“智慧血库”搭建起从(cóng)献血者到用血者的血液信息全流程监测和可追溯系统,实现了“信息零(líng)距离、急救零等待、血液零浪费”的服务目标。在发放环节,中心依托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血液制品库内的自动分拣和发放,在进行大批量血液取用、核对(héduì)和发放工作时,效率明显提升。 中心还建立了省级(shěngjí)特稀有血型信息查询平台。截至目前,已入库(kù)(rùkù)的红细胞特稀有血型种类为8种,有近300名特稀有血型献血者的血液贮存在该冰冻库。 在(zài)应急送血(sòngxuè)服务方面,中心积极建设(jiànshè)突发情况下血液紧急调配生命通道,创新搭建了(le)“5G+无人机”血液配送系统,不仅能在紧急情况下完成对特殊偏远地点的无人机送血,也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日常化应用无人机送血。2024年,浙江省血液中心使用无人机累计飞行576架次,运输血液超万(chāowàn)单位。 平凡英雄(yīngxióng),诉说热血初心 在采集大厅,“献血达人”祝(zhù)先生正在捐献成分血。 他在附近(fùjìn)上班,趁着间隙就来献血。从2018年开始,前前后后他捐献了(le)60多次。“每次看到新闻中患有白血病的孩子,就格外心痛,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。”坚持跑马拉松的他,练就了一身强健的体魄。“只要身体(shēntǐ)允许,我就会(huì)一直坚持献血。” 萧山的陈女士,在30岁生日这天专程赶来献血(xiànxuè)。“这是(zhèshì)送给自己的生日仪式感。” 她说,自己的姐姐是自己开启献血之路的引路人,可惜姐姐因为意外过世,她想要通过无偿献血把(bǎ)这份爱和事业传递(chuándì)下去。 这些无偿献血者,的确可贵,但更可贵的在于(zàiyú)坚持,在于将(jiāng)献血这件事变成了一生的事业。 在浙江省血液中心湖滨(húbīn)步行街献血点上,我们见到了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(róngyùjiǎng)、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的杨王虎。 他坚持(jiānchí)献血(xiànxuè)36年,累计献血152次,献血总量达35400毫升。 1987年,年仅17岁的杨王虎入伍(rùwǔ)成为一名军人。军营的生活最是(zuìshì)难忘,服役(fúyì)期间杨王虎曾获得(huòdé)“优秀团员”、“优秀义务兵”、“学雷锋标兵”,并于1989年荣立个人三等功。1989年有一件事让杨王虎记忆犹新,那就是他(tā)第一次(dìyīcì)参加献血。“那时候情况比较紧急,驻地的化工厂出现事故,有人受伤急需输血救治,我毫不犹豫献了(le)200毫升全血。”当自己无偿捐献的血液帮助到另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,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献血救人的重要意义。 1991年退役后,杨王虎选择(xuǎnzé)去位于(wèiyú)山区的(de)军工厂工作,他觉得这能继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贡献,这项工作他从事了23年。在这期间,他只要有时间(shíjiān)都会定期献血献爱心,坚持把无偿献血当作终生的事业来做。 2014年3月,杨王虎来到了(le)浙江理工大学,加入了学校的后勤大家庭。他不仅积极参加无偿献血,还常常放弃假期休息时间,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(fúwù),成为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协会服务二队队长,带动(dàidòng)更多人积极参加无偿献血。 对于杨王虎来说,家人的加入就是对他最大的“褒奖”。“我(wǒ)的侄女(zhínǚ)在杭州上大学,她(tā)16岁时因为好奇(hàoqí)去看了我献血(xiànxuè)的全过程。没想到就在她18周岁生日那天,她来到了我所服务的下沙物美献血屋献血,用献血的方式完成了她的成人礼,这让我很感动。”杨王虎感慨道。 以信为桥,呼唤更多同行者(tónghángzhě) 在(zài)浙江,献血工作一直大踏步前进。 2019年,浙江省血液(xuèyè)中心率先推出“浙江省电子无偿献血(xiànxuè)证”,陆续推出涉及献血服务、献血关爱、知识了解等20多项功能,为献血者提供献血预约、电子填表、满意度调查、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“一站式”服务,并在(zài)全国(quánguó)率先实现献血全流程无纸化和献血精准预约,让献血更为便捷。在此基础上,浙江省血液中心承建(chéngjiàn)和运维“全国电子献血证”,服务全国的无偿献血者(wúchángxiànxuèzhě)。 2014年(nián),浙江率先出台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奖者可以享有“免公交地铁、免公园门票(ménpiào)、免门诊诊查费”的“三免”政策,通过政策的正向肯定激励,鼓励更多爱心市民参与(cānyù)献血。同时在(zài)现有刷卡的基础上,为(wèi)方便(fāngbiàn)献血者跨市便捷享受权益,浙江各市正逐步推出“刷码”服务,推进从“刷卡”到“刷码”的跨越。为了给献血者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的服务,浙江省血液中心在电子献血证上开通线上申领(shēnlǐng)通道,符合条件的献血者足不出户即可申领。目前,全省已有超8万人获得“三免荣誉(róngyù)证”。 2019年,浙江省血液中心牵头推出“用血(yòngxuè)服务不用跑”项目,该项目被列入全省当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(lǐngyù)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十大举措之一,实现了(le)献血者用血费用“医院(yīyuàn)直免”的预期目标。2024年,浙江省献血者在医院直接(zhíjiē)办理用血费用减免的比例超过(chāoguò)90%,受益献血者已达2.56万人次,总减免金额达2303.9万元。浙江省血液中心还率先试点了医院和血站信息(xìnxī)共享共用,并通过住院患者(huànzhě)与献血者的信息比对,自动向住院献血者发送慰问(wèiwèn)关爱短信,告知其优先用血权利和用血费用减免有关政策的服务,进一步保障了献血者权益。 此次采访,不仅揭开了血液安全(ānquán)管理的(de)“神秘面纱”,更是一次生动的生命教育。 省血液中心党委委员、副主任(zhǔrèn)潘凌凌向公众发出呼吁:“保障充足安全的(de)血液供应,需全社会持续参与。期待更(gèng)多健康适龄公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,为更多急需输血救治的病患保驾护航。”
探访浙江省血液中心的“安全密码”,让热血事业继续加速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